联系我们:校友会 027-87281720基金会 027-87286178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友天地 - 正文

奋斗让青春闪光:学校举行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分享会

作者:  发布:2022-05-23  点击量:

核心提示: 5月17日下午,学校2022年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分享会在倍阅书店举行。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000级农学专业校友周雷,2022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011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校友樊鹏受邀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分享成长经历,畅谈青春奋斗故事。校党委书记高翅到场参加活动并与校友亲切交流。

分享会现场(学通社记者 董超 摄)


活动现场,两位校友与师生话初心、谈成长,气氛热烈而活跃。“我出生在农村,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小时候看到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但是有的农户一年到头收成却并不好。”周雷深情回忆起他和水稻结下的“不解之缘”。从那时起他便在心里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要用科技的力量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让农民收入多一点、生活好一些。博士毕业后,周雷到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潜心做起了水稻遗传育种与应用研究。他和团队每年超过300天“泡”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夏天稻田里蚊虫多,他就套上胶鞋、长裤,在近40度的高温天气里,整个人都被汗水湿透,但他却一门心思扎进田里。当有同学问到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周雷说:“多下几次田,就熟能生巧了,习惯养成之后便成为自己的一种坚持。虽然辛苦,但自己觉得苦中有乐。”

“只有用我们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在谈及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时,周雷谈到:“种子对于水稻增产提质丰收非常重要。”他说,水稻良种是水稻产业的“芯片”,作为水稻育种工作者,给中国水稻装上“中国芯”是他最大的心愿。育好中国芯,才能产出好的中国稻,才能稳稳吃上中国粮,才能牢牢端稳中国碗。以袁隆平、张启发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周雷和团队十几年如一日步履不停、奋斗不息,先后攻克了水稻耐冷基因克隆等多项“卡脖子”难题,为解决国内传统育种技术靶向性差、周期长、效率低等技术堵点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面是粮食的“高产”,另一面则是作物的“墩苗”。樊鹏毕业后报考选调生,沉到基层,成为了一名驻村干部,在汉川市乡镇工作走街串户、访贫问苦,直接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围绕“坚持”“学习”“自律”等关键词,樊鹏分享到,在基层工作的两年时间里,他坚持每天留出两个小时阅读、学习和思考,“作为青年人,要耐得住寂寞,发扬挤和钻的精神,积累实力、做强自己,因为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遴选到省直机关工作后,作为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的青年骨干,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成为他的工作常态。特别是每逢岁末年初,文稿任务特别重,他都挺身在前、主动担当,即便大年三十、春节假期,也坚守岗位、伏案执笔,经过不断思考和打磨,按时优质完成组织交付的任务。

“共产党员在危难时刻就要冲得出来!“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樊鹏连夜退掉回外省老家的火车票,毅然投身武汉保卫战的最前线,坚守社区防疫一线66天。回想起那段日子,他说:“一开始确实也很害怕,但在过程中我收获到了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温暖与感动。作为一名党员,我觉得我做的这件事情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

同学们不时向两位校友提问交流,两位校友结合自身实际经历,细心解答了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分享会结束后合影留念(学通社记者 董超 摄)

高翅充分肯定了两位校友取得的突出成绩,向他们获得“青年五四奖章”荣誉表示祝贺,并与他们亲切交流。他说,两位校友都有着脚踏实地积累、辛勤奋斗奉献的共同点,都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和丰富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内涵,“你们是新时代华农青年学习成长的榜样”。他鼓励两位校友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再创新绩、再立新功,欢迎两位校友“常回家看看”。




上一条: 校友朱伟雄在青年校友创新创业高级研修班第三期开班式上的发言

下一条: 校友招聘丨深圳校友会积极响应母校“全员联动促就业”专项行动 开启春季校招计划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官方微博、教育官微联盟成员

@华中农业大学

在这里,读懂华中农业大学!

  • 华中农业大学 校友会

  • 华中农业大学 教育发展基金会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邮编:430070 电话:027-87281720 传真:027-87280567 

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