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燕,我校2005级设施园艺学专业(硕士)校友,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科研与成果转化办公室负责人,主持及重点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及成果奖4项;入选海南省南海系列“南海名家(青年项目)”,获得“海南省拔尖人才”“海南省三八红旗手”“三亚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海南省农民教育培训“优秀教师”“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与韩晓燕的线上采访,约在晚八点半左右。那会儿,她刚刚结束一个线上小组会,声音略显疲惫却也掩饰不住激动的情绪。“我对华农的感情太深了,在学校的三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充实的三年。有太多感谢的话想借机对同学、导师、母校讲……”
从零到一:科研路上的执着耕耘
2008年,韩晓燕从我校园艺林学学院设施园艺学专业硕士毕业,师从别之龙教授,主攻工厂化育苗方向。毕业之际,她收到了三份不同的工作邀请,分别在杭州、武汉、三亚,导师别之龙和她一起仔细分析三个岗位的情况,别之龙指出海南省育苗产业起步晚,但是潜力大、机会多,年轻人应该有“敢闯敢干”的精神。
在导师的鼓励下,这个山东姑娘作为重点人才引进来到海南省三亚市,自此便穿梭在田间地头、实验室、科研基地;她用17年的时间,将瓜菜嫁接技术推广覆盖全三亚;她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以科研为画笔绘出三亚瓜菜嫁接技术蓝图。

田间观察西瓜嫁接苗生长 受访者供图
2008年以前,瓜菜嫁接技术的研究在南繁还是一个空白,初到南繁的韩晓燕,组建了瓜菜嫁接技术研究团队、搭建科研基地,在田间地头、实验室来回跑,经过将近一年的潜心研究,韩晓燕和她的团队研究出一套完整的青瓜嫁接技术,将抗病性和亩产量提升近30%。“新的技术是出来了,但是前期推广特别难。”2009年,韩晓燕和团队经常顶着烈日奔走在三亚各个村庄的田间地头向农户们推广青瓜嫁接技术,但当时的青瓜种植农户已种植多年,在实践中自己总结了一套种植方法,不愿做新的尝试。这么好的技术不能得到有效推广,可把韩晓燕和她的队员们愁坏了。

通过天涯之声介绍瓜菜嫁接育苗技术 受访者供图
“说服不了,那就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就在农户种植地周边布示范点,让农户亲眼看到嫁接技术对农作物的好处。”韩晓燕和队员们一边通过与当地技术员沟通,由技术员做农户们的思想工作,一边在村里开垦种地布示范点,用嫁接技术种起了青瓜。转眼间到了收获季节,韩晓燕和队员们种的青瓜结满了整片瓜地,因嫁接后的青瓜苗增强抗病性,亩产量由7千-8千斤提高至1万斤。“农户这回是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嫁接技术的好处,都来围着我们要免费的青瓜苗,还拉着我们的技术员给他们讲解青瓜嫁接技术。” 韩晓燕说。据了解,从2009年至今,瓜菜嫁接技术在三亚累计推广种植10万余亩,每年产量5万吨,韩晓燕研究出的青瓜嫁接技术还推广到东方、保亭和五指山等市县。
从狮山到“热土”:成长路上的双向奔赴
在攻读硕士期间,韩晓燕参与了湖北省瓜类作物工厂化嫁接育苗项目,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段经历为她日后扎根南繁埋下伏笔。她感慨:“母校教会我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她的职业生涯——从实验室里反复实验的执着,到田间手把手指导农户的耐心,无一不体现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华农校训精神。
毕业后,韩晓燕一直与导师、校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刚到三亚本以为是一场孤独的远征,没想到来了以后认识了很多校友,还找到了组织——海南校友会”,韩晓燕笑道:“我们这群'华农南繁人'见面三句话不离土壤改良、品种选育,2021年还与海南省农科院等校友共同承担嫁接育苗方向的海南省重大专项项目,校友会也成为我们这群科研人很好的交流平台”。

与导师别之龙教授到山东伟丽种苗公司交流 受访者供图
在海南岛炙热的阳光下,华农人延续着母校勤读力耕的基因:有人凌晨三点仍在实验室观测数据,有人驱车两百公里指导黎族农户育苗,更有人将华农研发的柑橘癌症防控技术成功引入热带果树病害防治。韩晓燕表示,“这种精神纽带比任何科研设备都珍贵”。2021年7月,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海南自贸港建设发展需求,海南大学合并原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与三亚市人民政府共建“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并搬迁至崖州湾科技城。研究院搬迁后,韩晓燕积极投身到“南繁硅谷”的建设中,负责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科研团队的入驻、实验室的建设等工作,积极协调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基地建设、2021年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新品种田间展示等系列工作。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韩晓燕有幸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来说是巨大的鼓舞,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我感到工作责任更重了,动力也更足了。”韩晓燕说。
巾帼力量:在南繁硅谷绽放女性光芒
在传统以男性为主导的农业科研领域,韩晓燕以女性之敏于行、慧于心,闯出一片天地。“我从来不给自己设限,只要有目标、踏实地干,再加上家人的支持,一定实现梦想”。
她主导制定《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推动海南瓜菜嫁接育苗产业规范化发展;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等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其他奖励和荣誉10余次,成为海南“南海名家”“拔尖人才”中的佼佼者。

参加妇女代表大会 受访者供图
作为“南繁硅谷”建设的关键参与者,她身兼科研、管理、服务多职:搭建农业科技园区、海智工作站等平台,吸引国内外科研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实验室的种子在自贸港的沃土中生根发芽。面对荣誉,她谦逊地说:“很感激母校的培养和当时导师的指点,选择来到三亚,使我能与南繁共同进步、相互成就。”
从华农学子到南繁女将,韩晓燕用十七年的时光诠释了何为“热土情怀”。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民生的时代写照。正如她所言:“南繁已融入我的生命,未来将继续用科技为热区农业插上翅膀。”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浪潮中,这位华农学子正以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新时代女性的华章。